行業(yè)資訊
降雨集中危機|地質災害的成因、前兆、逃生指南與預防
一、大雨過后為什么易發(fā)生地質災害?
持續(xù)性降雨后,土壤含水量較大。降雨的滲透水進入土體孔隙或石縫,使土石的抗剪強度降低;滲透水補給地下水,使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壓增加,對巖土體產生浮托作用,使土體軟化、飽和,結果也會造成抗剪強度的降低。
二、崩塌、滑坡有什么前兆?
崩塌前兆是:崩塌的前緣不斷發(fā)生掉塊、墜落、小崩小塌的現象;崩塌的腳部出現新的破裂形跡;不時偶然聽到巖石的撕裂摩擦聲;出現熱、氣、地下水異常;動物出現異常。
滑坡前兆是:滑坡前緣出現橫向及縱向裂縫,前緣土體出現隆起現象;滑體后緣裂縫急劇加寬加長,新裂縫不斷產生,滑坡體后部快速下座,四周巖土體出現松動和小型塌滑現象;滑帶巖土體因摩擦錯動出現聲響,并從裂縫中冒出氣或水;在滑坡前緣坡角處,有堵塞的泉水復活或泉水、井水突然干涸;動物出現驚恐異?,F象;滑坡體上的觀測點明顯位移;滑坡前緣出現鼓丘;房屋傾斜、開裂和出現醉漢林、馬刀樹等。
三、遇到地質災害該如何逃生?
1.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地質災害,首先應保持冷靜,不能慌亂。一定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災情,等待專業(yè)人員處置和救援,避免發(fā)生更大的人員傷亡。
2.泥石流、滑坡塌方等發(fā)生時間短,有突發(fā)性強、破壞性強等特點。如事發(fā)突然,逃生最重要,應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緊急避險,切勿貪戀財物。
3.平時要盡量避免到山區(qū)、邊坡、坡前溝谷、河道、水庫和易發(fā)生滑坡、泥石流等危險區(qū)域。還要遠離城市危舊圍墻、簡易工棚、歪斜大樹等高風險區(qū)域。
四、如何預防地質災害?
(本圖來源于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)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天然氣工程設計對資質方面有哪些要求?
- 燃氣熱力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哪些因素?
- 合肥發(fā)布最新空間規(guī)劃 明確3個核心功能定位
- 國務院關于《石家莊市國土空間總體規(guī)劃(2021—2035年)》的批復
- 新疆瑪納斯縣推進城市智慧水務建設,實現水務管理精細化、便捷化、智慧化管理
- 河南省濟源全力打造智慧供水,構建智慧化供水體系,保障城市供水“生命線”健康運行
- 甘肅省科技支撐高標準農田開啟“智慧模式”
- 中國石化首個智慧污水場優(yōu)化系統(tǒng)在揚子石化投運
- 廣州智慧排水平臺實現排水設施的實時監(jiān)控、智能化管理和全鏈條業(yè)務覆蓋
- 貴州正安通過智慧水務平臺,實時監(jiān)測水廠及管網運行情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