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(yè)資訊
市政道路設計之路面排水設計要點有哪些?
路面排水設計要點
⑴ 路肩排水設施的縱坡應與路面的縱坡一致,當路面縱坡小于0.3%時,可采用橫向分散排水方式將路面水排出路基,但路基填方邊坡應進行防護。
路堤邊坡較高,采用橫向分散排水不經濟時,應采用縱向集中排水方式,在硬路肩邊緣設置排水帶,并通過急流槽將水排出路基。
攔水帶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預制塊或瀝青混凝土筑成,攔水帶高出路肩12cm,頂寬8~10cm。急流槽的設置距按路肩排水的容許容量計算確定以20m~50m為宜,急流槽可設置在凹形曲線底部及構造物附近,并考慮到地形、邊坡狀態(tài)及其它排水設施的聯接。
⑵ 中央分隔帶排水
中央分隔帶排水設施由縱向排水溝(明溝、暗溝)、滲溝、雨水井、集水井、橫向排水管等組成。
在設置超高路段,路面水由中央分隔帶排水設施排出,在干旱少雨地區(qū),采用凸形中央分隔帶,可設開口明槽,雨水流向下半幅路面排出,開口明槽可采用封閉式,橫斷面尺寸為高×寬=15cm×20cm,間距宜為3~5m。
中央分隔帶縱向排水溝(管)與橫向排水管聯接時可采用集水井的形式,橫向排水管直徑一般采用20~60cm水泥混凝土管成塑料排水管,管底縱坡不應小于1%,出口應采取防護措施。
設置超高段的中央分隔帶的排水溝可設雨水井,雨水井的設置間距應根據流量計算確定,一般為10~30m。
矩形雨水井尺寸采用長×寬×深=60cm×40cm×60cm,邊墻采用漿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預制塊砌筑。
相鄰雨水井間用直徑20~40cm的水泥混凝土管縱向聯接,管底最小縱坡不應小于0。3%,雨水井回擊雨水可直接排入橋涵或通過橫向排水管排出。
多雨地區(qū)的中央分隔帶,表面不作封閉時,可設地下排水滲溝,排水滲溝兩側可用瀝青砂、瀝青土工布或粘土封閉,排水滲溝頂與路床頂面齊平,滲溝宜采用直徑5cm~8cm的硬塑料管將水引致路基邊坡以外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地方政府專項債及其特別國債發(fā)債全過程
- 2025年地方專項債項目申報流程及申報要點
- 市政設計院中鐵城際分享產業(yè)園區(qū)市政給排水規(guī)劃設計
- 委員、專家解讀《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》
- 智慧賦能城市排水系統(tǒng)管理能力提升
- 江西省大力推進智慧水利體系建設
- 烏蘭察布商都縣打造智慧水務統(tǒng)一管理平臺,實現統(tǒng)籌調度合理、應急快速響應、全面監(jiān)控分析
- 武漢智慧水務建設“一中心”“一張圖”“一朵云”“一張網”已初具規(guī)模
- 中鐵城際智慧污水廠系統(tǒng)打造高效、智能、可持續(xù)的污水處理方案
- 天然氣工程設計對資質方面有哪些要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