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(yè)資訊
市政道路設計中無障礙設計探究
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作為保證障礙人士交通及社會活動需求的關鍵,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。本文首先闡述了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基本理念,并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要求展開分析,最后總結了幾點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方法策略,為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提供資料參考。
[關鍵詞]市政道路;無障礙設計;優(yōu)化策略
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能夠滿足幼兒、老人及殘疾人士的交通需求。我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,不僅有著世界最大的殘疾人口數量,而且老齡化人口基數也不斷擴大。隨著社會近年來的發(fā)展進步,人們逐漸提高了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重視。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作為我國市政道路設計領域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已然成為現(xiàn)代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重要方法。只有不斷完善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才能滿足幼兒、老人及殘疾人士的交通需求,促進社會的文明發(fā)展,推進我國城市化建設。
一、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
1、傳統(tǒng)的無障礙設計理念
我國的市政道路建設無障礙設計是從北京開始起步的,從 1985 年開始實施至今,相關的法律不斷的完善,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的健全。 傳統(tǒng)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主要目標和對象是殘疾人士,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殘疾人士信息交流和出行障礙問題。傳統(tǒng)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,保證了殘疾人士社會公共生活的需要,提高了社會整體對殘疾人士的關愛和關懷。但由于傳統(tǒng)的市政無障礙設計的實施者主要是健全人士,這些人雖然充分考慮了殘疾人士的通行需求和心理需要,但由于其很難體驗到殘疾人士的真實感受,因而在設計中過于主觀,使市政道路無障礙設施的實際效果較差。隨著殘疾人士對改善市政無障礙交通設計質量的呼聲逐漸提高,現(xiàn)代的市政道路設計必須站在殘疾人士的角度,提高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質量。
2、無障礙設計理念的新發(fā)展
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,我國老齡人口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大群體?,F(xiàn)如今,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不僅要滿足殘疾人士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新要求,也要滿足我國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的交通和出行需求。因此,在新時期的無障礙道路設計中,需要綜合考慮殘疾人士、老年人、幼兒等特殊群體,盡量滿足這些特殊群體的無障礙交通要求,從而幫助這些特殊人群克服環(huán)境和交通障礙,使其能夠自然的融入到社會生活中。這不僅是我國現(xiàn)代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(yōu)越性的重要體現(xiàn)。
二、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要求
1、為更多需要人群提供便利
市政道路是城市人口社會活動和人際交流的重要基礎設施,我國現(xiàn)代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,需要滿足諸如殘疾人、老年人、幼兒、孕婦等弱勢群體的交通需求,這就要求市政道路在設計時能夠綜合考慮這些人群的切實需求,盡量保證特殊人群的出行需要。雖然我國現(xiàn)如今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能夠基本滿足無障礙交通的要求,但對于老年人、幼兒、孕婦、色盲等殘疾人士是缺乏照顧的,因此現(xiàn)代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必須進行改革和優(yōu)化,以為更多需要人群提供便利的交通。
2、滿足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主要原則
聯(lián)合國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提出了安全性、可用性、無障礙、可接近、可達到五個主要原則。在進行我國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時,也同樣要符合這五大原則。由于我國殘疾人士分布較為分散,加之其他特殊人群對無障礙市政道路的需求日益提高,在進行市政道路設計時,更要在遵循以上五大原則的基礎上,針對我國市政道路的設計要求,提高無障礙市政道路的設計質量。
三、無障礙設計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運用
1、基于視覺障礙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
基于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在過去重點是為了滿足盲人的出行需求,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,在進行視覺障礙的市政道路設計中,不僅要滿足盲人的交通需求,同時還要考慮到老花眼、青光眼、白內障等老齡化視弱人群的出行需求。首先要做好盲道北向磚的設計。盲人和視弱人士不僅有著盲道的設計要求,由于這類人群無法有效的辨別方向,因而其在出行時會遇到轉向的嚴重問題。因此,在設計盲道時,不僅要為盲人和視弱人群提供盲道,還需要針對盲人和視弱人群方向辨別困難的特點,設計盲道北向磚?,F(xiàn)代的盲道北向磚包含內側圓形磚和外側輪廓磚兩種。外側輪廓磚是將普通方磚中心以一定直徑挖空,行政中間帶圓孔的路面磚。內側圓形磚是指利用表面設計有∧符號的圓形磚鑲嵌于外側輪廓磚的圓孔中央,以構成盲道北向磚。盲道北向磚施工時,一定要進行細致的校正,以保證所有的北向磚都指向正北,幫助盲人和視弱人士指引地理方向,避免盲人和視弱人士走錯道路。其次還要合理設計方向定位磚,并采用簡單的語言設計定位指引方式,將設置廣而告之,讓盲人和視弱人士能夠在踩到方向定位磚時獲取交通信息。最后,還可以在1.3米左右的高度設置導盲路牌,路牌用盲文標示信息,為盲人的出行提供方便。
2、基于肢體障礙的市政道路設計策略
現(xiàn)代的肢體障礙,不僅包含乘坐輪椅者,同樣包含拄拐的和步履蹣跚的老年人。在進行肢體障礙市政無障礙道路設計時,要以肢體障礙人士的視角考慮市政道路的設計方法。坡道可以分為行進坡道和緣石坡道,行進坡道可以在人行道的基礎上進行設計,值得注意的是要盡量降低人行道坡度。緣石坡道則要根據肢體障礙人士的交通出行需求,合理設計坡度,并選擇合適的防滑材料,為輪椅的通行提供方便。一般來說我國市政道路的人行道緣石坡度不低于1:30,坡道材料選用橡膠或混凝土。在設計時同樣要考慮到經濟性與協(xié)調性,在人流量較大的地點可以選擇橡膠等優(yōu)質材料,在人流量較小的地點可以選擇混凝土材料。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輪椅的無障礙交通需求,還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和造價。
3、基于語言障礙的市政道路設計策略
市政道路無障礙交通設計中的語言障礙,主要是指無法讀懂市政道路標志和標識信息的特殊人群,這部分人群包含色盲人士、色弱人群、老年人、幼兒等。市政道路的指示和標識系統(tǒng)負擔著向人們傳遞方向和交通信息的重要作用。在設計道路指示和標識系統(tǒng)時,要保證位置明顯、內容簡潔、通俗易懂。因為道路的指示和標識系統(tǒng)一旦無法實現(xiàn)指引交通的目的,不僅會導致交通混亂,甚至會影響到特殊人群的交通出行安全。在市政道路中,由于不同人群的視力、記憶力和反應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,很多標識的內容是很多小孩子和老年人無法領會的,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,要針對老人和小孩的特點來進行設計,同時對設計的標識和符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,使其符合大部分群體的認知特點。
綜上所述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和時代的進步,人們對障礙群體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。由于我國障礙人群基數較大,因而我國城市化建設中,一定要做好市政道路中的無障礙設計,保證障礙人群的出行和交通需求。在設計中,要以障礙人群的視角考慮問題,避免無障礙設計成為面子工程,使無障礙設計能夠更好的為障礙人群服務,提高障礙人群的社會參與度,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(fā)展。
[關鍵詞]市政道路;無障礙設計;優(yōu)化策略
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能夠滿足幼兒、老人及殘疾人士的交通需求。我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,不僅有著世界最大的殘疾人口數量,而且老齡化人口基數也不斷擴大。隨著社會近年來的發(fā)展進步,人們逐漸提高了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重視。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作為我國市政道路設計領域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已然成為現(xiàn)代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重要方法。只有不斷完善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才能滿足幼兒、老人及殘疾人士的交通需求,促進社會的文明發(fā)展,推進我國城市化建設。
一、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
1、傳統(tǒng)的無障礙設計理念
我國的市政道路建設無障礙設計是從北京開始起步的,從 1985 年開始實施至今,相關的法律不斷的完善,基礎設施也在不斷的健全。 傳統(tǒng)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主要目標和對象是殘疾人士,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殘疾人士信息交流和出行障礙問題。傳統(tǒng)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理念,保證了殘疾人士社會公共生活的需要,提高了社會整體對殘疾人士的關愛和關懷。但由于傳統(tǒng)的市政無障礙設計的實施者主要是健全人士,這些人雖然充分考慮了殘疾人士的通行需求和心理需要,但由于其很難體驗到殘疾人士的真實感受,因而在設計中過于主觀,使市政道路無障礙設施的實際效果較差。隨著殘疾人士對改善市政無障礙交通設計質量的呼聲逐漸提高,現(xiàn)代的市政道路設計必須站在殘疾人士的角度,提高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質量。
2、無障礙設計理念的新發(fā)展
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,我國老齡人口已經成為社會上的一大群體?,F(xiàn)如今,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不僅要滿足殘疾人士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新要求,也要滿足我國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的交通和出行需求。因此,在新時期的無障礙道路設計中,需要綜合考慮殘疾人士、老年人、幼兒等特殊群體,盡量滿足這些特殊群體的無障礙交通要求,從而幫助這些特殊人群克服環(huán)境和交通障礙,使其能夠自然的融入到社會生活中。這不僅是我國現(xiàn)代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(yōu)越性的重要體現(xiàn)。
二、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要求
1、為更多需要人群提供便利
市政道路是城市人口社會活動和人際交流的重要基礎設施,我國現(xiàn)代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,需要滿足諸如殘疾人、老年人、幼兒、孕婦等弱勢群體的交通需求,這就要求市政道路在設計時能夠綜合考慮這些人群的切實需求,盡量保證特殊人群的出行需要。雖然我國現(xiàn)如今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能夠基本滿足無障礙交通的要求,但對于老年人、幼兒、孕婦、色盲等殘疾人士是缺乏照顧的,因此現(xiàn)代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必須進行改革和優(yōu)化,以為更多需要人群提供便利的交通。
2、滿足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的主要原則
聯(lián)合國對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提出了安全性、可用性、無障礙、可接近、可達到五個主要原則。在進行我國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時,也同樣要符合這五大原則。由于我國殘疾人士分布較為分散,加之其他特殊人群對無障礙市政道路的需求日益提高,在進行市政道路設計時,更要在遵循以上五大原則的基礎上,針對我國市政道路的設計要求,提高無障礙市政道路的設計質量。
三、無障礙設計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運用
1、基于視覺障礙的市政道路無障礙設計
基于市政道路的無障礙設計,在過去重點是為了滿足盲人的出行需求,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,在進行視覺障礙的市政道路設計中,不僅要滿足盲人的交通需求,同時還要考慮到老花眼、青光眼、白內障等老齡化視弱人群的出行需求。首先要做好盲道北向磚的設計。盲人和視弱人士不僅有著盲道的設計要求,由于這類人群無法有效的辨別方向,因而其在出行時會遇到轉向的嚴重問題。因此,在設計盲道時,不僅要為盲人和視弱人群提供盲道,還需要針對盲人和視弱人群方向辨別困難的特點,設計盲道北向磚?,F(xiàn)代的盲道北向磚包含內側圓形磚和外側輪廓磚兩種。外側輪廓磚是將普通方磚中心以一定直徑挖空,行政中間帶圓孔的路面磚。內側圓形磚是指利用表面設計有∧符號的圓形磚鑲嵌于外側輪廓磚的圓孔中央,以構成盲道北向磚。盲道北向磚施工時,一定要進行細致的校正,以保證所有的北向磚都指向正北,幫助盲人和視弱人士指引地理方向,避免盲人和視弱人士走錯道路。其次還要合理設計方向定位磚,并采用簡單的語言設計定位指引方式,將設置廣而告之,讓盲人和視弱人士能夠在踩到方向定位磚時獲取交通信息。最后,還可以在1.3米左右的高度設置導盲路牌,路牌用盲文標示信息,為盲人的出行提供方便。
2、基于肢體障礙的市政道路設計策略
現(xiàn)代的肢體障礙,不僅包含乘坐輪椅者,同樣包含拄拐的和步履蹣跚的老年人。在進行肢體障礙市政無障礙道路設計時,要以肢體障礙人士的視角考慮市政道路的設計方法。坡道可以分為行進坡道和緣石坡道,行進坡道可以在人行道的基礎上進行設計,值得注意的是要盡量降低人行道坡度。緣石坡道則要根據肢體障礙人士的交通出行需求,合理設計坡度,并選擇合適的防滑材料,為輪椅的通行提供方便。一般來說我國市政道路的人行道緣石坡度不低于1:30,坡道材料選用橡膠或混凝土。在設計時同樣要考慮到經濟性與協(xié)調性,在人流量較大的地點可以選擇橡膠等優(yōu)質材料,在人流量較小的地點可以選擇混凝土材料。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輪椅的無障礙交通需求,還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和造價。
3、基于語言障礙的市政道路設計策略
市政道路無障礙交通設計中的語言障礙,主要是指無法讀懂市政道路標志和標識信息的特殊人群,這部分人群包含色盲人士、色弱人群、老年人、幼兒等。市政道路的指示和標識系統(tǒng)負擔著向人們傳遞方向和交通信息的重要作用。在設計道路指示和標識系統(tǒng)時,要保證位置明顯、內容簡潔、通俗易懂。因為道路的指示和標識系統(tǒng)一旦無法實現(xiàn)指引交通的目的,不僅會導致交通混亂,甚至會影響到特殊人群的交通出行安全。在市政道路中,由于不同人群的視力、記憶力和反應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,很多標識的內容是很多小孩子和老年人無法領會的,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,要針對老人和小孩的特點來進行設計,同時對設計的標識和符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,使其符合大部分群體的認知特點。
綜上所述,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和時代的進步,人們對障礙群體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。由于我國障礙人群基數較大,因而我國城市化建設中,一定要做好市政道路中的無障礙設計,保證障礙人群的出行和交通需求。在設計中,要以障礙人群的視角考慮問題,避免無障礙設計成為面子工程,使無障礙設計能夠更好的為障礙人群服務,提高障礙人群的社會參與度,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(fā)展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地方政府專項債及其特別國債發(fā)債全過程
- 2025年地方專項債項目申報流程及申報要點
- 市政設計院中鐵城際分享產業(yè)園區(qū)市政給排水規(guī)劃設計
- 委員、專家解讀《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》
- 智慧賦能城市排水系統(tǒng)管理能力提升
- 江西省大力推進智慧水利體系建設
- 烏蘭察布商都縣打造智慧水務統(tǒng)一管理平臺,實現(xiàn)統(tǒng)籌調度合理、應急快速響應、全面監(jiān)控分析
- 武漢智慧水務建設“一中心”“一張圖”“一朵云”“一張網”已初具規(guī)模
- 中鐵城際智慧污水廠系統(tǒng)打造高效、智能、可持續(xù)的污水處理方案
- 天然氣工程設計對資質方面有哪些要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