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(yè)資訊
橋梁荷載測量內容
橋梁載荷試驗前,應著重對以下各項作實地查勘:
1、當前結構的技術狀態(tài),特別是列車通過時結構的動態(tài)狀況;
2、橋上線路的軌型、軌縫位置及寬度,橋枕類型及間距,扣件型式,線、橋、墩三者關系等;
3、橋址線路平縱斷面狀況、實際過橋速度和行車密度等,鐵路橋應注意調查線路容許最高速度以及當前列車編組。
橋梁動載試驗方案宜在實地查勘的基礎上制定,應包括如下主要內容:試驗目的與任務、試驗項目和內容、試驗孔跨選擇、測點布置、試驗程序、儀器配備、試驗人員組織與分工、試驗配合方案、試驗荷載與速度、加載控制與安全措施等。
測試內容
試驗項目可根據(jù)不同的結構和具體的試驗任務參照下列項目選擇有關內容進行:
1、梁體橫向和豎向自振頻率;
頻率是剛度和質量的綜合效應,防止共振。
豎向共振:
鐵路車輛存在3個距離(軸距、轉向架中心距、車長)對應3種豎向加載頻率,移動荷載頻率,提速后加載頻率提高。
公路不存在這種問題,汽車軸少,共振發(fā)展需要時間,一般4~7個周期。
橫向共振:
車輛是否處于蛇行運動狀態(tài)或是轉向架性能不梁引起的振動。車輛轉向架的蛇行頻率應低于1.41Hz(80km/h)。我國C62、P62系列貨車采用轉8A轉向架,該轉向架在線路上速度78~85km/h時會產生2.5Hz的“擺振”,在橋梁上出現(xiàn)“擺振”的速度會降低到55~60km/h。
2、橋墩橫向自振頻率; 判斷墩身剛度、基礎病害。
3、 模態(tài)振型(大跨結構、高墩);
4、橫向和豎向振動阻尼比;
5、梁體橫向和豎向振幅;
6、墩頂縱向和橫向振幅;
7、橫向和豎向強振頻率;
8、橫向和豎向振動加速度;
鐵路是安全性和道床穩(wěn)定性的要求,公路和人行橋是舒適性的要求,人對加速度敏感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631標準從1964年開始研究人體承受全身振動的評價,含整體振動(司機)和局部振動(伐木工人),提出了一系列暴露時間、振動頻率、振動加速度大小與人體感受的關系,人對4~8Hz的頻率比較敏感、耐受性最差(暈車),日本學者松本提出人行橋豎向加速度不能0.1g,行人恐慌。
9、控制截面的豎向動撓度(含動力系數(shù));
10、支座的橫向和豎向動位移; 公路橡膠支座多,鐵路以前主要為鋼支座。
11、梁體和墩臺控制截面、鋼梁主要桿件的動應力、動應變(含動力系數(shù))(預應力混凝土梁測試混凝土應變、普通鋼筋混凝土梁測試鋼筋應變;撓度代表整體,應力代表局部);
12、機車和車輛脫軌系數(shù)和輪重減載率;
以下橋梁要設置護輪軌
a.特大橋及大、中橋;(特大橋:橋長500m以上;大橋:橋長100m以上至500m;中橋:橋長20m以上至100m)
b.橋長10m及以上,橋上線路曲線半徑小于等于600m,橋高(軌底至河床最低處)大于6m的小橋;
c.跨越鐵路、重要公路、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橋。
13、斜拉橋的索力;通過頻率來換算。
14、裂紋在活載作用下的變化;
15、車速。
測點布置應目的明確,重點突出,測點布置應繪制圖表。
1、當前結構的技術狀態(tài),特別是列車通過時結構的動態(tài)狀況;
2、橋上線路的軌型、軌縫位置及寬度,橋枕類型及間距,扣件型式,線、橋、墩三者關系等;
3、橋址線路平縱斷面狀況、實際過橋速度和行車密度等,鐵路橋應注意調查線路容許最高速度以及當前列車編組。
橋梁動載試驗方案宜在實地查勘的基礎上制定,應包括如下主要內容:試驗目的與任務、試驗項目和內容、試驗孔跨選擇、測點布置、試驗程序、儀器配備、試驗人員組織與分工、試驗配合方案、試驗荷載與速度、加載控制與安全措施等。
測試內容
試驗項目可根據(jù)不同的結構和具體的試驗任務參照下列項目選擇有關內容進行:
1、梁體橫向和豎向自振頻率;
頻率是剛度和質量的綜合效應,防止共振。
豎向共振:
鐵路車輛存在3個距離(軸距、轉向架中心距、車長)對應3種豎向加載頻率,移動荷載頻率,提速后加載頻率提高。
公路不存在這種問題,汽車軸少,共振發(fā)展需要時間,一般4~7個周期。
橫向共振:
車輛是否處于蛇行運動狀態(tài)或是轉向架性能不梁引起的振動。車輛轉向架的蛇行頻率應低于1.41Hz(80km/h)。我國C62、P62系列貨車采用轉8A轉向架,該轉向架在線路上速度78~85km/h時會產生2.5Hz的“擺振”,在橋梁上出現(xiàn)“擺振”的速度會降低到55~60km/h。
2、橋墩橫向自振頻率; 判斷墩身剛度、基礎病害。
3、 模態(tài)振型(大跨結構、高墩);
4、橫向和豎向振動阻尼比;
5、梁體橫向和豎向振幅;
6、墩頂縱向和橫向振幅;
7、橫向和豎向強振頻率;
8、橫向和豎向振動加速度;
鐵路是安全性和道床穩(wěn)定性的要求,公路和人行橋是舒適性的要求,人對加速度敏感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631標準從1964年開始研究人體承受全身振動的評價,含整體振動(司機)和局部振動(伐木工人),提出了一系列暴露時間、振動頻率、振動加速度大小與人體感受的關系,人對4~8Hz的頻率比較敏感、耐受性最差(暈車),日本學者松本提出人行橋豎向加速度不能0.1g,行人恐慌。
9、控制截面的豎向動撓度(含動力系數(shù));
10、支座的橫向和豎向動位移; 公路橡膠支座多,鐵路以前主要為鋼支座。
11、梁體和墩臺控制截面、鋼梁主要桿件的動應力、動應變(含動力系數(shù))(預應力混凝土梁測試混凝土應變、普通鋼筋混凝土梁測試鋼筋應變;撓度代表整體,應力代表局部);
12、機車和車輛脫軌系數(shù)和輪重減載率;
以下橋梁要設置護輪軌
a.特大橋及大、中橋;(特大橋:橋長500m以上;大橋:橋長100m以上至500m;中橋:橋長20m以上至100m)
b.橋長10m及以上,橋上線路曲線半徑小于等于600m,橋高(軌底至河床最低處)大于6m的小橋;
c.跨越鐵路、重要公路、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橋。
13、斜拉橋的索力;通過頻率來換算。
14、裂紋在活載作用下的變化;
15、車速。
測點布置應目的明確,重點突出,測點布置應繪制圖表。
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
文章推薦
- 地方政府專項債及其特別國債發(fā)債全過程
- 2025年地方專項債項目申報流程及申報要點
- 市政設計院中鐵城際分享產業(yè)園區(qū)市政給排水規(guī)劃設計
- 委員、專家解讀《關于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韌性城市的意見》
- 智慧賦能城市排水系統(tǒng)管理能力提升
- 江西省大力推進智慧水利體系建設
- 烏蘭察布商都縣打造智慧水務統(tǒng)一管理平臺,實現(xiàn)統(tǒng)籌調度合理、應急快速響應、全面監(jiān)控分析
- 武漢智慧水務建設“一中心”“一張圖”“一朵云”“一張網(wǎng)”已初具規(guī)模
- 中鐵城際智慧污水廠系統(tǒng)打造高效、智能、可持續(xù)的污水處理方案
- 天然氣工程設計對資質方面有哪些要求?